仪仗队的服装叫什么-仪仗队服装定做
关于各军种的服装问题
我军的“三军”仪仗队其实是隶属于北京卫戍区,陆军编制,平时穿陆军军服,只有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才分别穿陆、海、空三军的“礼宾服”
仪仗队的礼宾服和陆、海、空军的礼服、常服有区别
陆军、空军领队和队员以及海军领队的礼宾服,和本军种的军官春秋常服差不多,最大区别是袖口有3道斜黄杠
海军队员的礼宾服,和海军义务兵的春秋常服(也就是水兵服)差不多
60周年阅兵式上,海军学员方队穿的是07军官春秋常服,水兵方队穿的是07春秋水兵服,海军飞行员方队穿的是02夏飞行服
至于你想加入三军仪仗队,得你报名当兵时候你们那正好有三军仪仗队的征兵名额且你身体政审等各方面符合条件才可以,可遇不可求
三军仪仗队服装改革过程是什么样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许多国家宣布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0月16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位外宾,就是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罗申要正式向递交国书,中央确定用仪仗队和军乐队举行欢迎仪式。由于时间紧,临时组建的仪仗队来不及做礼服,在欢迎罗申大使时,为了显示仪仗队威武雄壮,决定上身着缴获的日军呢料军衣,下着马裤,脚穿马靴,头戴钢盔,手持上的。
1953年6月29日,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抽调公安警卫师警卫营和第二团三营组建仪仗队,并在各野战部队中挑选仪仗队员,组建中国仪仗队。
仪仗队成立之初,正是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困难时期。尽管战士们都是来自全军的优秀骨干,但仪仗队的服装却与其他部队无异,衣服布料为棉平布,颜色为草绿色,左胸佩戴有“中国”字样的胸章,仪仗用枪为苏式762。
1956年9月30日,时值国庆节前夕,首都机场到中南海的路上,几十万群众夹道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队伍的尽头,身着新式礼服的三军仪仗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
欢迎仪式开始后,苏加诺总统在的陪同下,检阅了着新装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这是仪仗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着礼服。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军军服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设礼服、常服,简称55式军服。
55式军服,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仪仗队就是从这次军服调整开始穿着礼服的,其样式为当时的军官礼服。
在这次军服换装中,仪仗队也由原来迎接外国元首只是陆军仪仗队改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仪仗队着装也由陆军军服改为陆、海、空三种军服。
1965年6月1日,随着我军军衔制的取消,仪仗队礼服也即废止,改为统一着三军常服,干部为上下四挖袋,战士为两胸袋,军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
三军仪仗队在经历了第一个10年礼服时期后,迎来的却是长达近20年的没有礼服穿的时代。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党和国家及军队***不断出现在世界礼宾场上,检阅他国的仪仗队。比较之下,他们都感到“我国仪仗队的服装还可作些改进”。
1983年8月1日,三军仪仗队正式配发新式礼宾服。从此也拉开了中国全军服装改革的序幕。
伴随当时的服装改革,陆、空军仪仗队队员戴大檐帽;海军战士戴水兵帽,干部戴大檐帽。帽顶和帽墙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帽墙丝带。
三军的帽徽均为圆形,正中有“八一”字样的五星,外围是麦穗和齿轮,海、空军分别加衬铁锚和飞翅图案。陆、空军礼宾服上衣为立翻领,袖头外侧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两道黄线。
海军战士着披肩式水兵服。海军干部服与陆、空军相同。三军礼宾服裤中缝处均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两道黄线。
仪仗队礼宾服陆军为棕绿色;空军上衣为棕绿色,军裤为藏青色;海军上衣为白色,军裤为藏青色。三军仪仗队员均佩戴肩章。
新式服装用料是毛涤混纺凡尔丁。改革后的服装庄重、朴素、大方,符合我国的民族习惯和我军的传统。
1987年,领导考虑到新形势下的外交需要,再次要求总后对礼服进行改革,但这次改革后的礼服试穿不久,便被淘汰了。
1992年10月1日,三军仪仗队换着新式礼服。这是三军仪仗队第四次礼服改革。
新改革的礼服不仅第一次脱离了当时现行军服的样式,颜色也由原来的3种改为6种,区分了军种,结束了陆海空军混色的模式,同时提高了主料的档次。
中国走进新世纪,三军仪仗队礼服改革也走进了新的世纪。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暨新式服装发放仪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三军仪仗队身着新式礼服、高擎着八一军旗走在13支新式服装展示方队的最前列。
新式仪仗礼宾服,既与07式军官礼服保持了基本统一,又凸现了仪仗礼宾服的特点,与旧式礼服相比,更是脱胎换骨般的改进。与普通军服一样,仪仗礼服的颜色也进行了调整。
陆军由过去的棕绿色改为松枝绿,既保持了我军传统的绿色,又加入了红军、八路军军服的颜色。海军和空军的军服颜色改动较小,分别由藏青、蓝灰加深为深藏青、深蓝灰,使三军色调更加协调。同新军服一样,仪仗礼服整体上还是传承了解放军“红”的元素,包括帽徽、臂章、国防服役章等多处都有体现。
仪仗队服装(庄严肃穆的国家形象代表)
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仪仗队的服装一直备受关注。仪仗队的服装不仅要体现出庄严肃穆的形象,更要体现出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仪仗队服装的历史、特点和操作步骤。
仪仗队服装的历史
早在唐朝,就有了类似仪仗队的队伍,当时称为“步随”。到了明清时期,仪仗队逐渐形成,成为了皇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期的仪仗队服装,以**为主色调,配以红色、黑色等颜色。而民国时期,仪仗队服装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用性,采用了深色调的军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仪仗队服装也发生了变化。现代仪仗队服装以绿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红色等颜色。服装面料采用的是高档的丝绸和毛呢,制作精细,工艺复杂。仪仗队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的融合。
仪仗队服装的特点
1.颜色:仪仗队服装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色代表着生机和希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色彩。同时,仪仗队服装中也融入了其他颜色,如金色、红色等,这些颜色的运用,既彰显了仪仗队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材质:仪仗队服装的面料以高档的丝绸和毛呢为主,这些材质的选用,既体现了仪仗队的高贵和尊贵,又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确保仪仗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的舒适度和灵活性。
3.设计:仪仗队服装的设计精细,工艺复杂。服装上的各种细节处理,如扣眼、扣子、肩章等,都采用了精湛的工艺和高质量的材料。服装的剪裁也非常合身,能够凸显出仪仗队员的身材优美和气质高雅。
仪仗队服装的操作步骤
1.穿着:仪仗队员在着装时,需要先穿上绿色的内衣和内裤,然后穿上外套、裤子和帽子。在穿着时,需要注意服装的整齐和合身度,服装不能有皱褶和过大或过小的尺码。
2.细节处理:仪仗队员在着装时,需要注意服装上的细节处理。如扣眼、扣子、肩章等,都需要处理得整齐、平直、不歪斜。同时,服装上的标志和徽章也需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3.配饰:仪仗队员在着装时,需要搭配合适的鞋子、袜子和手套。鞋子和袜子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手套可以根据气候条件来选择穿戴。
4.着装检查:仪仗队员在着装前需要进行着装检查,确保服装的整齐、合身度和细节处理都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检查配饰是否搭配得当,是否干净整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